本书籍已全新发布
请从目录页打开新篇章。
感恩,合十。2018.01.14

5秒后自动跳转到目录页
【字号:

佛法书籍 >>白话佛法 >>第一册

41、融化佛法、贯通开悟

分享网址:

        学佛学法要用一个“融”来定, 佛法如果学得再好,没有融会贯通等于白学。有些人表面上在学, 而没有融化在自己的心里, 在修为上会不开悟的。怎样融化佛法呢?要应用宇宙的意识, 宇宙的意识就是你的思维空间像宇宙这么大, 你担心的是全人类的疾苦, 你的心要像宇宙一样,你的感觉, 你的感受要像宇宙一样大, 任何发生的痛苦,尤如自己的伤痛一样, 人伤我痛, 你就会慈悲为怀, 你要有这个意识, 才能把佛法融在你的思维当中。才能把菩萨的佛法融会贯通, 真正融到你的心里去, 知足常乐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但是有几个人能有这么大的胸怀呢? 人是有思维的高级动物, 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, 我们要学佛的思维, 就是融, 要用宇宙的意识思维, 把佛菩萨的思维融化到我们的生活中, 能包容全人类, 甚至整个宇宙, 这种思维才是佛的思维。师父每天在讲法, 讲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, 每一个有缘之人, 只要有缘知道师父的博客, 懂上网的人, 就能够看到师父, 听到师父的声音, 这就是学佛的缘份, 是佛菩萨的智慧, 能包容全世界的有缘众生,让他们都能学到佛法, 并原谅众生过去生中所犯的罪业,让他们都能明白道理, 都能减少痛苦和烦恼, 让他们学会懂得融化佛法, 懂得宇宙的运行。宇宙的运行, 就是宇宙的道理, 天地之道理。例如: 谁会支持杀人? 谁希望战争?人是爱好和平的, 不爱好和平的人, 就是违背了正常的伦理, 违背了宇宙正常运行的道理。要能够把自己的思维跟佛菩萨的境界融合在一起, 在宇宙空间, 这个大真理当中来寻思自己的方向和路线, 你就不会走错路。人要懂得理解和包容, 什么事情都要能包容, 能容忍。比如人家犯了错误, 你要理解他, 要原谅, 要包容他。但是师父刚讲的融是融化的融, 是融化在心里。包容的容, 只不过是一个点, 是不能代表佛法融进你的心里, 包容只不过是一个条件, 而融才是真正拥有佛的悟性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我们人要能够接受天上来的佛光, 从天上来的佛光,你们要会接受, 有一句话叫“佛光普照”, 佛光天天有, 只不过你们看不见, 不能接受到。佛光是怎样普照的呢? 佛光普照犹如太阳光一样, 能照到每一个角落, 但是你们的业障太深, 心里的污垢太重, 所以感觉不到。污垢太多,就像你躲在一间房子里, 把门全部关上, 把窗帘全部拉上,这时你还能看见阳光吗? 你说你还能看见佛光吗? 难道菩萨说佛光普照是假的? 佛光普照是真的, 是因为你把门窗全部关起来了, 接受不到佛菩萨的光。所以千万要记住, 佛菩萨的光来时, 要接受它, 要有一个很纯洁的肉体和灵魂, 来接受这佛光。从天上来的佛光普照, 能照到每个角落。如果佛光照到那里, 而你没有接受到佛光, 就叫无缘。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, 但是你躲在房间里就照不到太阳了, 躲在房间里的人, 就像你心里的业障, 看不见光明, 看不见阳光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佛光普照, 这种光是, 从你全身的穴位上, 从经络上照到你的肉身, 当照到你的肉身之后, 如果你的肉身有病,就会被慢慢化去并治愈, 身上的穴位, 脉和经络, 就会被慢慢打开。师父经常告诉你们去晒太阳, 让太阳晒你的后背, 对你很有益处, 会感觉很舒服。如果你身上的毛病没有了, 不做坏事了, 不造孽了, 你的肉身就会慢慢的转化为法身, 法身就是很干净的身。法身是人本应该有的。法身是需要修炼的, 修炼后的法身, 必须去掉身上的业障,必须干净, 才能存有慈善气场, 做事才能灵验, 法身又称之为清净之身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人身都有漏, 但漏不一定是从人的肉体器官里漏, 心神也能漏, 比如: 心里想不好的东西, 功德就漏掉了。念经时思想上不集中, 精神不集中, 精神上就有漏。身体上的漏是做坏事。人身上的漏不单单是器官上的漏, 如: 耳朵不好, 嘴巴骂人, 还有精神上, 也有在心上, 都会漏。心神的漏就等于器官的漏, 而器官的漏又等于心神的漏。精神影响身体, 如果经常思想不集中, 动坏脑筋, 难过,精神上就会有漏, 身体就会不舒服, 胃痛、心痛等等, 身体不好又影响精神, 精神又影响身体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所以有修为的人, 是合二为一, 叫一体双慧, 一体里面包括灵体和肉体。双慧是命慧和身慧, 命慧就是你的命,你的灵魂, 这个慧是你过去生中的结合体。身慧, 是你的身体, 也是你过去生中业力的结合体。修双慧要把这个肉体即身体要修得干干净净, 也要把这个灵体修得干干净净,这叫一体双慧, 也叫一体双修。



本页网址二维码
微信扫一扫分享

上一篇:40、三界视为虚幻,烦恼即为菩提

下一篇:42、用净心来开发自身的宝藏

佛法书籍 >>白话佛法 >>第一册